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立即注册 登录
查看: 6887|回复: 102

中国本土家鸡大全(共计102种,逐渐录入中)

  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2-6 09:57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中国本土家鸡大全(共计102种,逐渐录入中)一、湖北洪山鸡
二、       湖北 荆州孝感江汉鸡
三、       湖北 宜昌当阳王店双莲鸡
四、       湖北 十堰竹山郧阳大鸡
五、       湖北 十堰郧县郧阳白羽乌鸡
六、       湖南 衡阳黄郎鸡
七、       广东 中山三角沙栏鸡(石歧鸡)
八 、      广东 清远阳山鸡
九  、     广东 茂名信宜怀乡鸡
十 、      广西 河池南丹瑶鸡(1-10第一页)
十一、   广西 三黄鸡(信都鸡 糯垌鸡 大安鸡 麻垌鸡 江口鸡)
十二、   四川 达州万源旧院黑鸡(乌鸡内附相片非常值得欣赏)
十三、   四川 凉山金阳丝毛鸡
十四、   四川 攀枝花米易鸡
十五、   四川 宜宾兴文乌骨鸡
十六、   四川 雅安石棉草科鸡
十七、   四川 乐山沐川乌骨黑鸡
十八、   四川 凉山冕宁泸宁鸡
十九、   四川 凉山美姑崖鹰鸡(1-19第二页)
二十、   贵州 遵义赤水竹乡鸡
二十一、贵州 毕节市威宁鸡(乌鸡)
二十二、贵州 黔东南小香鸡
二十三、贵州 安顺普定高脚鸡
二十四、贵州 黔西南兴义矮脚鸡
二十五、贵州 毕节乌蒙乌骨鸡
二十六、云南 迪庆香格里拉尼西鸡
二十七、云南 昭通盐津乌骨鸡(乌鸡)
二十八、云南 保山腾冲雪鸡
二十九、云南 大理云龙矮脚鸡(20-29第三页)
三十、   云南 西双版纳景洪斗鸡
三十一、陕西 汉中略阳鸡(乌鸡)
三十二、陕西 宝鸡太白鸡
三十三、陕西 榆林陕北鸡
三十四、青海 海东鸡
三十五、新疆 吐鲁番斗鸡(请网友加照片)
三十六、江西 南昌安义瓦灰鸡(本贴欢迎养殖纯种灰冠的朋友补图)
三十七、广西 钦州灵山香鸡
三十八、云南 普洱镇沅田坝瓢鸡(热门)
三十九、福建 三明泰宁金湖乌骨鸡(热门,据说非常好看)(30-39第四页)
四十、   河南 南阳淅川乌骨鸡
四十一、云南 红河屏边大围山微型鸡
四十二、福建 龙岩武平象洞鸡
四十三、新疆 和田黑鸡
四十四、云南 怒江贡山独龙鸡
四十五、云南 怒江兰坪绒毛鸡(40-45第五页)
四十六、新疆 阿克苏拜城油鸡
四十七、湖北 恩施建始景阳鸡
四十八、湖南 怀化洪江雪峰乌骨鸡
四十九、湖南 永州东安鸡
五   十、 广西 麻鸡
五十一、云南 大理无量山乌骨鸡
五十二、云南 丽江永胜他留乌骨鸡
五十三、福建 三明尤溪麻鸡
五十四、海南 文昌鸡
五十五、广西 乌鸡(46-55第六页

五十六、广西 桂林龙胜凤鸡一、洪山鸡       洪山鸡属肉蛋兼用的“三黄”鸡种,原产于湖北省大洪山山脉北麓随州市随县洪山镇,由此命名为“洪山鸡”,邻近的双河镇、长岗镇、环潭镇、三里岗镇等都有饲养。洪山鸡在港澳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。
       洪山鸡中心产区位于大洪山山脉北麓低山丘陵地带,山脉纵横,水利资源丰富。冬季少雨,春夏多风。土壤以黄泥砂土与白鳝土为主,土层较厚,植物生长茂盛,草场资源丰富。农业作物以小麦、水稻为主,间有棉花、芝麻、豆类、玉米、红薯和花生之类。洪山鸡的来源无字可考。在当地的环境条件下,根据群众对黄羽、黄喙、黄胫鸡的爱好,经长期选择培育而逐渐形成洪山鸡种,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。湖北省畜牧科研所于1958年开始研究洪山鸡,着手选育提纯和提高生产性能。1972年秋曾将洪山鸡剥制成样品,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示,创立了洪山鸡品牌。
    洪山鸡结构匀称,体型紧凑,胸部比较丰满。头部宽而较短,颈长短适中,以单冠居多,复冠约占5%,冠与肉垂鲜红,耳孔周围白色,虹彩多呈红色,少数为深红色,胫部无羽,四趾。洪山鸡早期鸡羽色较深,随着鸡龄增长,羽色逐渐变为浅黄色。从体型外貌上可分为“三黄一翘”和“三黄一垂”两个类型。“三黄一翘”型为黄羽、黄喙、黄胫,尾羽上翘,公鸡颈羽金黄微红色,瑶羽黑色,母鸡主尾羽亦为黑色,体态直立,体型呈方形,全身羽毛紧凑,产蛋性能良好,约占洪山鸡的40%。“三黄一垂”亦为黄羽、黄喙、黄胫,而尾羽下垂。公母鸡全身羽毛均为黄色,公鸡瑶羽不发达,母鸡主尾羽羽干纤细,均呈下垂状,仅尾部左右各有1至2根伸出于两侧,整个尾羽似佛手,俗称“狮子尾”,体型椭圆,羽毛较疏松,肉质细嫩,约占洪山鸡的60%。“三黄一翘”类型比“三黄一垂”类型的体重大23至33%,而且体躯较宽,胫部亦较长。
洪山鸡生长速度较慢。公鸡平均开啼日龄为95至105天,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80天。就两个类型比较而言,60日龄体重“三黄一翘”型比“三黄一垂”型约高66至69%。洪山鸡“三黄一翘”型年均产蛋140枚。洪山鸡“三黄一垂”型年均产蛋98枚。个体间产蛋差异达一倍以上。“三黄一翘”型比“三黄一垂”型产蛋量高40%左右。洪山鸡蛋重平均为48克左右,“三黄一翘”型较“三黄一垂”型略大。蛋壳坚实,表面光滑,呈椭圆形,蛋壳较厚,壳色以白色较多,也有浅褐色的。蛋的组成比例,蛋白占57%,蛋黄占32%,蛋壳占11%。洪山鸡就巢性一般。
    洪山鸡易于育肥,产区群众一般在屠宰前20至30天将鸡关在简易笼内,限制其活动,用糠麸调稀饭饲喂。经过育肥后的鸡,皮薄、肉嫩、味鲜。洪山鸡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以油酸、亚油酸、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,且以不饱和脂肪酸(usfa)占主体。在洪山鸡母鸡中,放养状态下的肌肉中,多不饱和脂肪酸(pufa)和必需脂肪酸(efa)的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状态下的,而其他肌肉脂肪酸之间差异不显著;同在笼养状态下,洪山鸡母鸡腿肌和胸肌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母鸡;放养洪山鸡公鸡和放养洪山鸡母鸡在腿肌和胸肌间,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,且腿肌高于胸肌。洪山鸡的个体不大、生长较慢,产蛋较少,饲料报酬偏低。随州畜牧部门的洪山鸡提纯复壮选育项目从2008年开始实施,洪山镇被列为洪山鸡生产保护区。 洪山鸡公鸡500x375--182449837.jpg 洪山鸡母鸡500x375--182529768.jpg


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23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二、四川 达州万源旧院黑鸡
旧院黑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,原产于四川省达州市下属万源市旧院镇,大竹镇、官渡镇等地。旧院黑鸡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,并先后获得农业部及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  旧院黑鸡产区属大巴山中山区,海拔500至2300米,气候垂直变化大。年平均气温15℃,无霜期196至254天,降水量1000多毫米。万源市是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(山东枣庄、山东淄博、陕西石泉、四川万源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恩施、浙江龙游、浙江瑞安、浙江上虞、江西半城、湖南回窿、贵州开阳、海南定安)之一,旧院镇位于万源市东南部,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碘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。主要农作物为玉米、马铃薯、水稻、小麦、燕麦、甘薯及其它杂粮。山区群众为适应山区特点,避免天敌危害,喜欢饲养黑鸡。
旧院黑鸡雏绒毛黑黄相间,青年鸡羽毛黑绿发亮,中年后全身羽毛暗黑。鸡冠、脸部、耳垂均为红色或紫色。皮肤呈乌黑或白色。个体较大,体型长方。鸡冠有单冠或重冠。豆冠的公鸡体型颇似斗鸡,昂首挺胸、好斗,羽毛多数为黑红色,其梳羽、蓑羽和镰羽呈黑色,红色镶边,富有光泽。有少数是全黑色,约占20%。母鸡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,少数母鸡颈羽为红色镶边的黑羽。脸部皮肤红色或紫色,喙角黑色,虹彩橘红色。耳叶呈红色或紫色,胫呈黑色,大部分无胫羽。
旧院黑鸡早期生长快、出肉率高、蛋大、遗传性稳定、耐粗耐寒。3月龄前增重较快,公鸡月增重1斤2两,母鸡月增重1斤。6月龄公鸡达成年公体重的85%,母鸡相应为89%。成年公鸡5斤多,母鸡3斤半。母鸡180日龄开产,年产蛋150枚,平均蛋重55克,蛋壳浅褐色,有5%左右蛋壳呈蓝绿色。种蛋受精率为95%,受精蛋孵化率为89%,30日龄成活率为94%。
旧院黑鸡6月龄公鸡全净膛屠宰率为75%,母鸡全净膛率为71%。成年公鸡全净膛率80%,母鸡67%。旧院黑鸡含人体所需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、锌、硒,各种维生特及不饱和脂肪酸,氨基酸、粗蛋白粗脂肪、钙、磷的含量均高于普通土鸡。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.89%,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.22%,鲜样粗蛋白、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4.02%和0.84%,尤其硒的含量达0.09%。 旧院黑鸡(摄影:万源虎哥)500x375--233540530.jpg 旧院黑鸡500x375--23350571.jpg 旧院黑鸡蛋500x375--233620601.jpg 旧院黑鸡公鸡500x375--23374620.jpg
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8-6 10:36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你太给力了 这总结的也太全面了吧 辛苦楼主了 {:1_117:}
回复 支持 1 反对 0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0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RE: 中国本土家鸡大全(共计102种,逐渐录入中)

二、湖北 荆州孝感江汉鸡江汉鸡属小型蛋肉兼用型鸡种,因其羽毛多为麻色,俗称土鸡、麻鸡。主产于湖北省荆州市、荆门市、孝感市、武汉市、黄冈市、宜昌市等地。因其遍布于江汉平原,1981年正式定名为江汉鸡。
   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,西起枝江,北至钟祥,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,东随长江延伸。地势低平,自西向东南微缓倾斜。长江自西而东横贯全境,汉江由北向南流注境内,冲积形成了千里沃野。气候温湿,雨量充沛,河湖密布,土壤肥沃。冬季早春潮湿严寒,夏季初秋干旱高温。无霜期250至280天,年日照1800至2100小时,年平均降水量1100至1400毫米。是中国粮、棉、油重要产区,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。粮食充裕,农副产品较多,动植物饲料来源丰富,养鸡一直是当地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。公元1700年,孝感市汉川麻河镇东岗岭村就有专业孵房,进行江汉鸡孵化,后其孵化技艺传于周边地区,形成江汉鸡雏生产基地。民谚“黑一千,麻一万,粉白鸡子不下蛋”,表明麻鸡产蛋量高,同时也说明当地民间丰富的选种经验。
    江汉鸡体型矮小,身长胫短,后躯发育良好,尾羽多斜立,侧视呈楔形,羽毛紧凑,外貌清秀。性情活泼,善于觅食,易受惊,能高飞。公鸡头较大,呈长方形,多为单冠,冠尖平均为7个,冠基较厚,直立,呈鲜红色,虹彩多为橙红色,肩背羽毛多为金黄色,瑶羽发达,呈黑色发绿光。母鸡头较小,呈椭圆形,均为单冠,冠基较薄,有时倒向一侧,虹彩亦为橙红色,羽毛多为黄麻色或褐麻色。喙、胫颜色有黄色和青色2种,胫部一般无羽毛附生,均为四趾。
    江汉鸡体质结实、适应性广、抗逆性强、觅食力强、耐粗饲、成熟较早、产蛋较多、肉质良好,但体型小,生长速度缓慢。60日龄体重仅为半斤左右。丘陵地区的江汉鸡在90日龄前,比平原地区生长略快,90日龄后比平原地区略缓。江汉鸡性成熟期,由于饲养管理条件粗放而受到影响,公鸡92日龄开啼,母鸡238日龄开产。通过加强饲养管理,可使母鸡开产提早到167日龄。江汉鸡全年就巢1至2次,每次持续3至20天,少数可达30天。多发生在春末夏初,也有在秋季就巢的。春夏就巢持续时间较长,秋季略短。江汉鸡在丘陵地区的繁殖主要依靠母鸡天然孵化,平均受精率为87%,孵化率为86%。平原地区人工孵化平均受精率为95%,孵化率为75%,天然孵化率为93%。丘陵地区30日龄成活率为76%,平原地区30日龄成活率为92%。初生雏有快羽也有慢羽,丘陵地区的江汉鸡慢羽偏多。
丘陵地区的江汉鸡体型偏大,成年公鸡体重平均3斤半,成年母鸡2斤6两左右,毛色偏浅(黄毛多于麻毛),产蛋率偏低(年产蛋150枚左右),而平原地区的江汉鸡体型偏小,成年公、母鸡体重均为2斤半,母鸡稍轻,毛色偏深(麻毛多于黄毛),产蛋率偏高(年产蛋160枚左右)。江汉鸡平均蛋重44克,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小5%左右。江汉鸡的蛋壳颜色主要为浅红色,少数为白色,个别蛋壳呈绿色,绿壳蛋受市场欢迎。7月龄公鸡半净膛屠宰率为77%,母鸡为79%,公鸡全净膛屠宰率为70%,母鸡为72%,公鸡屠宰率略低于母鸡。丘陵地区稍高于平原地区。 江汉鸡雏鸡500x375--23651341.jpg 江汉鸡公鸡500x375--23541336.jpg 江汉鸡母鸡500x375--23613226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2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、湖北 宜昌当阳王店双莲鸡
双莲鸡又名二大鸡,属肉蛋兼用型鸡种,原产于湖北省宜昌市下属当阳市王店镇双莲乡,分布于当地及邻近的远安、兴山、枝江、江陵等县市。双莲鸡于1958年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,已被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。
    双莲地处当阳市的西南、王店镇以西,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平均海拔170至180米,年均气温17℃,相对湿度77%,年降水量1100多毫米,无霜期266天,年日照时间1300多小时,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境内有黄柏河、泉河以及东风长渠及五座大中型水库。自然植被茂盛,农宅房前屋后灌木、竹林、树木成荫。主产水稻,并种有大麦、小麦、棉花、油料作物,双莲荸荠、西瓜、柑橘等产品非常有名。双莲鸡据说是由郧阳大鸡与当地小型鸡杂交培育而成。当地群众喜欢喂养较大的母鸡,所以比较重选择个大、雄性强的公鸡作种,母鸡则要求产蛋较多,体重较大者。一般习惯于母鸡隔年换种,多余的公鸡或阉或宰。
双莲鸡体型中等、体态匀称,性情温驯,较灵活,觅食力强。头较宽深而大小适中;冠与肉垂红润,中等大,多为单冠,公鸡冠形直立,母鸡多偏向一侧,玫瑰冠约占1%左右;耳叶呈红色,眼睑较厚,眼球微凹,虹彩呈黄色;喙粗短,微弯曲,呈黄色或褐色;肩背平宽,胸部深广,腹部丰满;胫部色泽以黄色居多,青色约占20%,无羽毛附生。公鸡羽毛多为红褐或黄褐色,母鸡黄色或麻黄色居多。成年公鸡体重约5斤,母鸡约4斤。
    双莲鸡公鸡平均开啼日龄为127天,母鸡平均开产日龄为193天,年均产蛋164个,蛋重52克,蛋壳多为黄色,蛋形较圆,蛋壳比较结实。从出壳至500日龄,平均产蛋145枚。双莲鸡近年产蛋性能提高,而蛋重则有所下降。双莲鸡一般全年就巢1至2次,持续期一般在3至15天,多发生在春末夏初,也有在秋季就巢的。5至6月份母鸡就巢率32%,10月份母鸡就巢率8%。双莲鸡受精率及孵化率均可达95%以上。双莲鸡前期发育较快,120日龄体重达成年体重60%,180日龄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70%,基本成熟。双莲鸡体重达到3斤4两,公鸡需110天,母鸡需150天。150日龄公鸡半净膛率84%,全净膛率76%,180日龄临开产前母鸡半净膛率81%,全净膛率75%。 双莲鸡公鸡500x375--162440366.jpg 双莲鸡母鸡500x375--16259278.jpg

点评

V5  发表于 2015-2-12 19:3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4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四、湖北 十堰竹山郧阳大鸡
郧阳大鸡属肉用型鸡种,原名打鸡,1982年经调查测定和考证,“打鸡”实为“大鸡”的谐音,随将“打鸡”更名为“郧阳大鸡”。以腿黑、嘴黑、皮黑著称,俗称“三黑鸡”。郧阳大鸡主产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双台乡及房县的万峪乡等地,郧县、丹江口市、竹溪县也有分布。
  十堰市地处鄂西北,东有武当山,西入大巴山,北联秦岭,南接神农架。整个地势东低西高。境内山峦重叠,沟壑纵横。土壤主要为变质岩、石灰岩发育的山地黄土或棕黄土。植被多常绿、落叶、针叶阔叶混交林,华南植物如芭蕉、柑桔均生长发育良好。冬暖夏凉,春秋多雾。年均气温达14至15.6℃,年平均日照为1650至1965时,无霜期随海拔高低而异,为233至255天,年降雨量为900至1200毫米,农作物主要以玉米、水稻、小麦、甘薯为主。郧阳大鸡的形成历史悠久,相传是明代武当山古刹的司晨鸡(一说斗鸡),由远近香客带入,流传于民间,与当地小型鸡杂交,经群众长期选育和驯化而成。
  郧阳大鸡羽毛疏松,体质强健,肌肉发达,体型丰满。公鸡直立时,体躯与地面呈45度,颈长、胫长、垂尾,形似驼鸟。头稍大,公鸡有玫瑰冠和单冠。单冠的冠茎肥厚,缺刻较浅,冠齿5至7个,钝圆。眼圆有神,觅食能力极强。眼睑稍厚,眼球微凹,呈黑褐色。虹彩金黄色。喙粗短、微弯、蜡黄色。肉垂有大(玫瑰冠)、小(单冠)之分。胫乌黑色。母鸡羽毛以黄色、黄麻色为主,亦有少量黑白羽。公鸡多为红色和金黄色,尾羽和瑶羽卷曲或成垂尾,偶尔有少数翘尾型,其瑶羽亦不发达。背部平宽、胸深广,肌肉发达,腹部丰满不下垂。成年母鸡9至10月开始换羽毛,主翼羽毛脱换无明显规律,一般每次可脱换1至4根,最多可达8根。羽毛生长缓慢,3月龄前仅生长颈、肩羽,躯干皮肤裸露或仅有少量羽毛。郧阳大鸡从育雏到性成熟,仅换羽一次。
郧阳大鸡初生重平均为38克,180日龄公鸡为1160克,母鸡为980克。成年公鸡平均体重6斤6两,成年母鸡平均体重4斤6两。郧阳大鸡公鸡平均开啼日龄为88天,母鸡平均开产日龄为192天。母鸡开产后,一般可持续至次年8月,年平均产蛋142枚,蛋重58克。蛋壳较薄,多为浅褐色。郧阳大鸡就巢性不强。郧阳大鸡平均受精率为80%,孵化率为73%。30日龄平均成活率为93%,60日龄成活率为90%。6月龄公鸡及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分别为85%和80%,全净膛屠宰率均约79%。郧阳大鸡食量大,新陈代谢旺盛,合群性强。公鸡啼声洪亮,性情温顺,行动迟缓,不好斗,与“打鸡”之名不符。飞翔力极差,放养的活动范围较小。个体大,生长快,性温驯,产肉、产蛋性能较好。 郧阳大鸡500x375--2222479.jpg 郧阳大鸡500x375--22256409.jpg 郧阳大鸡公鸡500x375--22019384.jpg 郧阳大鸡母鸡500x375--22059568.jpg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6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五、湖北 十堰郧县郧阳白羽乌鸡
郧阳白羽乌鸡属药、肉、蛋兼用型鸡种,原产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大龙山周围方圆约50公里的白桑关镇高庙乡等地,主要产区在丹江库区汉江两岸一带的20多个乡镇。郧阳白羽乌鸡于1985年被湖北省畜禽品种资源鉴定委员会正式命名。郧阳白羽乌鸡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,2007年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  郧阳白羽乌鸡主产区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,境内海拨175至410米,小气候差异较大。年均气温16℃,无霜期220至250天,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左右,年降水800至1000毫米。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冬少奇寒,夏少酷暑,山场辽阔,林木繁多,植被茂盛,适宜自由放牧。土壤以黄土、砂壤土为主,农作物以玉米、小麦、甘薯及水稻为主。郧阳白羽乌鸡的来源无据可考,解放前当地农村已普遍饲养乌鸡,由于山区缺医少药,多用乌鸡入药治疗疾病,因而十分珍惜。通过自繁自养,长期选育,保存至今。
郧阳白羽乌鸡体型小,体重轻,近似丝毛鸡,属小型鸡种,善于飞翔。毛色洁白,呈片羽,有光泽。翅羽发达,尾羽上翘,公鸡蓑羽发达,细长下垂。远看鸡脊背下凹,呈“U”形。头大小适中;喙短宽微弯,呈乌色,略透明;眼球虹彩黑褐色;单冠直立,有5至7个冠齿,冠、肉垂及颜面均为乌黑色,母鸡产蛋期及公鸡则色较淡而泛红。个别有缨头的母鸡冠齿较小,冠较薄侧倒,公鸡则冠厚而大。耳叶呈天兰色,俗称“孔雀兰”,尤以120日龄为明显,性成熟后更显光艳夺目。成年后逐渐变成乌黑色,公鸡变色较快。胫部无羽,四趾,公鸡自4月龄后开始长距。一般认为,距可以鉴别公鸡年龄,距长1厘米需一年时间。也就是说,距长1厘米,鸡约1岁。全身皮肤乌黑色(成年公鸡皮肤略显红色),胫、喙、冠均为乌黑色。肌膜、内脏、脂及表皮全乌,胸大肌、腿部肌纤维颜色较浅。雏鸡绒毛银灰,爪乌色,眼睛黑明,有光泽的鸡较乌。成鸡则观其舌头呈乌黑的鸡,其肌肉、骨骼,内脏等均为乌色,该鸡品质也属上乘。外貌特征可概括为单冠、绿耳、白毛、片羽、尾翘、光胫、四趾、乌皮、乌肉、乌骨。
郧阳白羽乌鸡生长速度缓慢,60日龄体重仅为255克。公鸡约110日龄开啼,母鸡一般在200日龄左右开产。全年产蛋持续期约300天左右,每只鸡年平均产蛋量为180个。平均蛋重45克,蛋壳浅褐色。成年公鸡重约3斤半,母鸡2斤8两。6月龄白羽乌鸡的半净膛屠宰率和全净膛屠实率,公鸡分别为84%和76%,母鸡为81%和72%。郧阳白羽乌鸡比江西丝毛鸡产蛋多而且大,就巢性弱,生活力强。胸肌中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以及其中的9种必需氨基酸和6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,都略高于江西丝毛鸡,其中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普通鸡高75.8%,还含有钙、铁、锌、硒及多种维生素,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的特点。
    郧阳白羽乌鸡种鸡选择一般分两次进行。第一次在2月龄时,将发育良好、特征齐全、体重超过平均水平的鸡挑出继续培育。第二次在5月龄时进行,再次挑选,择优汰劣。二选时,要注意公鸡体重在3斤左右,母鸡体重在2斤半左右为宜,适当加大公鸡比例,有利受精。为防止母鸡过肥,节省饲料,提高经济效益,对母鸡采取分段饲养法。 郧阳白羽乌鸡500x375--234616255.jpg 郧阳白羽乌鸡公鸡500x375--234449933.jpg 郧阳白羽乌鸡母鸡500x375--234526863.jpg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8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六、湖南 衡阳黄郎鸡
黄郎鸡又名毛袒鸡、湘黄鸡等,属蛋肉兼用型鸡种。原产湖南省郴州市的永兴、桂东等县,后主产地北移至湘江中游的衡阳、湘潭。黄郎鸡以“三黄”(毛黄、嘴黄、脚黄)和体型小、肉质鲜嫩等特点享誉省港澳市场,1979年被国家外贸部授予“名贵项鸡(毛黄、嘴黄、脚黄、下过蛋的母鸡称项鸡)”称号,2006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为“衡山黄鸡”商标。黄郎鸡属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。
    衡山是南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心,中国南禅、天台宗、曹洞宗和禅宗南岳、青原两系之发源地;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,特产有云雾茶、观音笋、雁鹅菌、豆腐花。衡阳地处衡山之南,因山南水北为“阳”而得名。衡阳盆地地貌类型以岗丘为主,河网密布,水电资源丰富。土地以红壤、紫色土为主,极为适合农、林、渔业的发展。衡阳资源丰富,物产众多,特产有乌莲、衡东黄椒子、映武黄花菜、喜雁黄菌干等。湘潭位于衡山山脉的小丘陵地带,地貌以平原、岗地、丘陵为主。湘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,夏秋干旱,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风侵袭。光能资源比较丰富,四季分明,雨量丰沛。湘潭特产有槟榔、湘莲等。
黄郎鸡躯体稍短而呈椭圆形,公鸡体态雄壮,母鸡体小清秀。单冠,冠齿5至7个。冠、髯、眼睑均为鲜红色。眼大有神,虹彩呈橘黄色。皮肤、喙、胫多为黄色,少数喙、胫为青色。公鸡羽毛有金黄色和浅黄色。母鸡全身羽毛多为淡黄色,主翼羽及主尾为黑色。黄郎鸡成年公鸡体重3斤多,母鸡2斤半。黄郎鸡早期生长慢,在农家放牧饲养下,6月龄公母鸡平均体重为2斤。在饲料条件较好情况下,仍需4个月才能使公母鸡平均体重达到2斤。黄郎公鸡15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82%,母鸡78%。黄郎公鸡全净膛屠宰率74%,母鸡63%。母鸡开产日龄170天,年产蛋140至160个,平均蛋重44克,蛋壳浅褐色。 衡山黄鸡500x375--21206711.jpg 黄郎鸡500x375--211927405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09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七、广东 中山三角沙栏鸡(石歧鸡)
沙栏鸡又名三角鸡,皆因原产地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沙栏村而得名。沙栏鸡属中、小型肉用鸡种,以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、肉嫩、油少、色靓。广东及港澳地区喜食具有三黄(黄羽、黄皮、黄爪)特征的优质肉鸡,民国十八年(1929年)香山称模范县时期,沙栏鸡已销往香港、澳门等地。因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,故又称石岐鸡。1986年,沙栏鸡选入《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》,成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。
    三角镇位于民众镇民三联围的北部,属西江水冲积而成的沙田水乡地区。明末清初时,从顺德、东莞等地来的移民在此开垦聚居。顺德移民主要聚居的沙栏片附近后形成沙栏圩。沙栏片的农户素有养鸡的习惯,原鸡种由顺德移民引入,并自繁自育养殖成为沙栏鸡品种。每年洪水能把上游泥沙(各种矿物质、微量元素)、各种植物腐烂渣滓,随着洪水带到这里。沙栏作为中山主要粮产区之一,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、微量元素、有机物质种类繁多,故此出产的植物大多(特别是农作物的水稻、饲料作物)量高质优,用其喂养畜禽都以肉质好、味鲜美而驰名。
沙栏鸡头大小适中,多为直立单冠,6至7个冠齿,体躯丰满,胸肌发达。公鸡多为黄色和枣红色,主翼有黑色,以羽轴为界外则枣红色内则黑色,有紧靠羽轴两边为黑色,也有全身黑色而羽尖少部分枣红色,尾羽多为黑色,也有无主尾羽的特征。母鸡多为黄色和麻色,以麻色居多,背部有麻黄、麻褐、麻棕色三种。主翼羽以羽轴为界,也有黑色、黄色、棕色、黑花色。鸡脚部颜色有黄色、白玉色之分,以黄色居多。皮肤有黄色、白玉色,以白玉色居多。年产蛋70至90个,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。与清远麻鸡苗类似,沙栏鸡苗背部两侧也各有一条约4毫米宽的白色绒毛从肩延伸至尾部,第一次换羽后条纹消失,出现雌雄羽毛的差别。
沙栏鸡的养殖初为家庭户散养和自繁自育为主。一般早晚喂饲一些碎米、谷粒、青菜、或米糠等,其余时间均任由母鸡带小鸡自由觅食,或放到稻田啄食遗谷。由于饲养期长,耗料多,生长慢,故有“斗米养斤鸡”的说法。特别是旧时由于缺乏农药,耕种桑、蔗、菜的农民在春秋两季有养小鸡除虫(主要是除蚜虫)习惯,一般农户在孵化坊购买一二百只雏鸡(按照蚕室保温方式),养至100至150克重时,则放牧于桑、蔗、菜地上啄食作物的害虫。育成中后期又将鸡售给禾田区的农民,稻田收割后觅食稻田收割后跌落的谷粒,特别在晚茬收割后,就把中鸡担到稻田放牧,既可拾获漏跌的谷粒,又可食到青草、矿物质,一举多得。
    因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,中山很早就是肉鸡出口香港、澳门的主产地。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,粮食、饲料欠缺,使养鸡业面临极大的困难。由于沙栏鸡出口量减少,香港鸡农则把出口沙栏鸡选作种用去繁殖,但由于原种产蛋少、繁殖力低,香港鸡农引入新汉夏、迪高、红宝罗等外种杂交。20世纪80年代又引入嘉比隐性白鸡杂交,杂交后代均称石岐杂。石岐杂鸡在保持沙栏鸡的色、香、味的同时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性能,受到鸡农和食客的欢迎。改革开放后,内地养殖户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,大量杂交沙栏鸡,致纯种沙栏鸡濒临消失。1999年,畜牧部门建立沙栏鸡提纯复壮与杂交利用基地,逐步恢复这一优秀的种质资源。 三黄鸡500x375--174535318.jpg 沙栏(公)鸡500x375--173758535.jpg 沙栏(母)鸡500x375--173843737.jpg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12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八、广东 清远阳山鸡
阳山鸡原产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而得名。阳山鸡饲养历史悠久,早于清乾隆十二年(1747)编的《阳山县志》中就有记载。阳山鸡制成的白切鸡皮色金黄、肌肉丰满、肉质嫩滑、骨细软脆,是入选《广东家畜家禽品种志》的优良肉用鸡种之一。阳山鸡现主要销往韶关、清远、广州、深圳及出口港澳地区。
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,属南岭山脉南麓,连江中游。因秦朝末年在县境设阳山关而得名,西汉时期置县。阳山县约90%为山地,是广东省最大的生态公益林县。阳山县属亚热带气候,气候温和,年平均气温20.3℃。海拔从1902米至50米不等,垂直气候差异大,形成“盛夏无酷暑,十里不同天”的特点。年降雨量1850毫米,河流主要有连江、七拱河、岭背河、同冠水等,还有众多的山塘水库、泉眼和丰富的岩洞水,水质优良。阳山县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,名优特稀品种有倒刺鲃(竹八鲤)、同冠梨、青莲南山竹笋等。
阳山鸡主要分布在阳山县阳城镇、江英镇、杜步镇、黎埠镇、大崀镇、岭背镇、小江镇等,在清远市的英德、连州、连南、阳山以及韶关市的乳源也有分布。阳山鸡按体型、羽色分为大、中、小三型,大型鸡脚高,跖粗长,体型大,羽毛深黄色,主翼羽和尾羽较短,黑色。主翼羽羽端2至3厘米处卷曲,无主尾羽。中型鸡麻花色,主翼羽和主尾羽内侧为麻黑、外侧为黄白色。小型鸡身体各部位相对比较小,羽毛浅黄色,主翼羽和主尾羽内侧呈黑色,外侧黄色。阳山鸡三个类型体型都相似,但受慢羽基因控制,羽毛生长缓慢,且公鸡的羽毛生长比母鸡更慢。成年的阳山鸡公鸡无主翼羽和副翼羽,无主尾羽,覆羽长而稍带卷曲。
以黎埠镇为代表的平原鸡,属小型鸡种(矮脚);另一种是以江英镇为代表的山区型,属中型鸡种。阳山鸡的基因中70%以上是山鸡的基因,体型呈长方形,胸深而体躯长,背平。头稍大,脚高,四趾,脚黄、喙黄、皮黄,公鸡单冠直立,有6至9个冠齿,冠、肉垂、耳略大,色深红,虹彩金黄色。母鸡年产蛋40至70枚,蛋壳米黄色。
阳山鸡抗病力强、适应性强、耐粗易饲、觅食性强、易肥育,是阳山及其附近县市农家欢喜饲养的鸡种。主要是山地放养,家饲以水稻、玉米为主,其次花生、黄豆、狗爪豆、木薯、甘薯。因野外饲养且生长期长,故皮脆肉甜、纤维细腻,但阳山鸡长羽慢、生长慢、产蛋少且个头小。在中、快型黄羽肉鸡的冲击下,鸡群血缘复杂,产地饲养阳山鸡逐渐减少,市场盛誉也随着消失。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已建立阳山鸡种禽基地,进行提纯复壮并加以选育、利用。阳山县当地也形成了几家阳山鸡养殖大户。 阳山公鸡(摄影:丫山)500x375--232237294.jpg 阳山鸡(摄影:丫山)500x375--231353163.jpg 阳山鸡(摄影:丫山)500x375--231954731.jpg 阳山母鸡(摄影:丫山)500x375--225850182.jpg 阳山鸡苗(摄影:丫山)500x375--22530459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1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九、广东 茂名信宜怀乡鸡
怀乡鸡原产自广东省茂名市所属的信宜市怀乡镇,另在1983年前信宜属湛江管辖,故怀乡鸡又被称为信宜鸡、湛江鸡。怀乡鸡为肉用鸡种,肌肉丰满、肉质嫩滑,具三黄鸡(黄羽、黄皮、黄爪)特征,1985年被列入《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》,正式成为广东省名牌鸡品种。20世纪80年代后,因养殖业的发展,主产地遍及信宜。“信宜怀乡鸡”现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注册为原产地证明商标,注册编号为3761179。
    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,地势东北高,西南低,是广东50个山区县(市)之一。因境内七成多是山地,故有“八山—水一分田”之说。这里崇山峻岭,河溪纵横,是鉴江、黄华江、罗定江之发源地。信宜位于北回归线以南100多公里,地处低纬度,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,但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:夏热冬凉,四季可分。年平均气温22度,1月平均气温14度,7月平均气温28度,适宜热带及亚热带动植物生长,也是野生原鸡最佳适宜温度(年平均21至26度)范围之内。信宜一半以上的镇至今都有野生原鸡发现,1994年4月在池洞镇西村管理区的山上,捕获6只野生原鸡更被鉴定为原鸡新品种。
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信宜已有居民。信宜在秦汉(公元前200多年)时是瑶族、壮族世居“百越”之地,自秦汉朝以后,汉人才陆续迁居信宜开荒、种植。由于北方汉人迁入日渐增多,而入迁的人大多在其原地受到战乱、饥荒而南迁来信宜,自然有思乡之意,久之把此地称为怀乡,故此地名志上有怀德、怀乡地名。信宜普遍养鸡的历史悠久,在北界镇东村、新村坡西汉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有一件鸡首壶陪葬品。与广东珠三角地区一般笼养小母鸡不同,这里在山上多养去势的骟鸡,养鸡项(小母鸡)者则少有,故此地鸡公苗价格高于雌鸡苗,雌苗多需往外地销售。当地居民每逢节日选择肥美的大骟鸡作成白切鸡祭祀祖先,还有竞赛大骟鸡的习惯。据说解放初,当地有个农民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,给毛主席寄了一只九斤重的鸡,后被送往当年的广交会展览,怀乡鸡因此更是美名远播。
    怀乡鸡分大、小两型。大型鸡体大、骨粗、脚高,小型鸡体小、骨细、脚矮。单冠直立,喙呈黄褐色。公鸡羽色鲜艳,头颈羽毛金黄色,肩背羽毛深黄色,主翼羽和副主翼羽黑色或带黑点,尾羽黑色,有短尾羽和长尾羽两种。母鸡全身及主翼羽为黄色,复羽内则麻黑色,尾羽黑色,胫、趾呈黄色。一般母鸡年产蛋约80个,蛋壳呈浅褐色。怀乡鸡有耐粗饲、觅食性好、抗病力强等优点,适宜气温为0至35度,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。
怀乡农户世代利用山地放养鸡只作为主要副业收入之一。把鸡放养在山上,任其挑食谷米、小虫、草药,家饲以米糠、玉米、木薯、番薯为主。怀乡鸡也可设栏群养或笼养,一般饲养6个月左右进入成年,重达1.5至2.5公斤(阉鸡越大越好)。怀乡鸡历来以活鸡形式消费,对其进行加工转化的数量很少。建国前主要依靠鸡贩销往湛江地区,五、六十年代怀乡鸡是信宜出口贸易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。20世纪90年代,科研人员探研出大规模集约山地养鸡系列技术措施,既有规模效益又可降低成本,由于接近自然生态,鸡肉风味很好,经济效益可观。 怀乡鸡500x375--05844170.jpg 利用山地养殖的怀乡鸡500x375--0481381.jpg 信宜本地称作大熟鸡的怀乡阉鸡(摄影:广东名鸡)500x375--0386403.jpg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2-6 10:16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、广西 河池南丹瑶鸡
     南丹瑶鸡属肉用鸡种,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东部的里湖、八圩两个民族乡。清水鸡亦称月婆鸡是南丹瑶鸡首选煮法,清水煮沸,加姜片、盐适量,放入鸡块炖煮即成。
     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夏长而炎热,冬短而暖和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无霜期长,大部分地方没有严冬。南丹县位于河池市东北,紧邻贵州,县境所处云贵高原南缘,崇山峻岭,海拔多在800至1200米,属亚热带山地气候,冬无严寒流、夏无酷暑,无霜期10个月,年均气温17℃,是旅游避暑胜地。南丹县年降水1333毫米,3至5月常降冰雹,地质构造复杂,为丹(南丹)池(河池)矿带六大矿田之一,矿藏丰富。南丹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,特色农产品有产长角辣椒、黄腊李、瑶山冰梨、中堡核桃、八步碰柑等。南丹县少数民族众多,其东部的里湖、八圩是著名的白裤瑶族乡。南丹瑶鸡原是野鸡群种,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。白裤瑶族逢年过节喜欢斗鸡娱乐,有选留优质种鸡培育斗鸡的习惯。瑶族居住偏僻,交通不便,南丹瑶鸡流动较少,也无外来鸡种混杂,使南丹瑶鸡品种得以纯化。
南丹瑶鸡体躯呈梭形,胸骨突出,羽毛紧密,尾羽翘起。单冠直立,冠齿6至8个,喙黑色或石板青色,虹彩棕黄色,脸、冠、肉垂为红色,耳叶红或蓝绿色。公鸡羽色以金黄色、棕红色为主,黄黑色次之。母鸡羽色以麻黑色、黑白花、土黄色较多。多数公母鸡主翼羽、主尾羽黑色,副翼羽为黑黄色。南丹瑶鸡胫细长,胫、趾为石板青色,脚距发育较早,约有40%左右具有胫羽,少数有趾羽。皮肤颜色多为白色,少数为乌皮,按体重大小分大型和小型,以小型白皮为代表。公鸡平均体重7斤,母鸡平均体重4斤半。公鸡165日龄性成熟,母鸡开产日龄为130天左右,年均产蛋100枚,平均蛋重46克,蛋壳呈褐色。
南丹瑶鸡均以放牧饲养或挑到劳动场所随耕放养,生性活泼好斗,觅食力强,耐粗饲、耐高寒,抗病力强。一般饲养3至4个月出栏可上市,公鸡3月龄体重达3斤,母鸡4月龄体重达2斤6两。南丹瑶鸡屠宰率高,公鸡全净膛屠宰率77%,母鸡全净膛屠宰率86%。南丹瑶鸡肉质结实细嫩,瘦肉多、皮下脂肪少、皮脆肉香,富含多种氨基酸,氨基酸总含量达85%,略高于广西岑溪三黄鸡。南丹瑶鸡中有40%属于乌骨鸡,鸡脸、冠呈乌红色,具有较高的滋补保健价值。 南丹瑶鸡公鸡500x375--20331945.jpg 南丹瑶鸡母鸡500x375--203335419.jpg 南丹瑶鸡母鸡500x375--20342769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社区首页| 家园首页| 群组首页|手机客户端|关于本站|Archiver|手机版|  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QQ

GMT+8, 2016-7-17 08:36 , Processed in 0.12500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 鄂ICP备12012878号

Powered by 都市农夫技术团队 设计:都市农夫设计部 Licensed© 2001-2015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