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立即注册 登录

楼顶灌溉-滴喷设施(图解)

2015-6-18 20:54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3683| 评论: 145|原作者: 静若青荷



是一套自动浇灌(滴、喷)的设施,可以极大程度减轻你的劳动强度,
而且,它还是非常便宜的省力武器哦。


青荷这套设备的费用,实际应该不到500元。
可控制的范围,大约能达到300-350平方米左右。
主要是卖家不屑咱这小买主,不愿分零,只能多买多花了一些钱。
(建议农夫商城增加这块服务)


断断续续已经写了不少,最后还是选择长按“删除键”……
甚至想放弃不写了。
真的害怕这个帖子写得不清楚,导致大家觉得它麻烦而抵触。


之前青荷曾读过一帖,是一个非常简单,由两张照片组成的自动浇灌系统图示。
记得他用到了“增压水泵”和“常闭电磁阀”,使用的是PVC管,
估计是到最后他觉得自己都没办法讲得清楚,所以就没了下文。
青荷曾经跟帖询问,至今也没得到个回复。


说实在,现在这套系统真的非常简单。要在现场,青荷可以十分钟内给你讲明白。
如果让花上一两百元钱,就能控制100个平方的种植面积,
也许你会很积极地去准备,然后自己立刻开始自己动手做了吧?


那就试试呗,
青荷就用自己的方式,来慢慢讲解,不清楚也请别喷哟……


106.jpg

咱还是先把下面配件名称稍微熟悉一下,再按上图,从1到12开始讲吧。


106.jpg
水压的原因,并未使用“蓝色字体”的减压配件。

青荷觉得吧,一套东西的好坏,主要是看它的性价比,和可替换性。

图1是一个“定时通电插座”,价格24元,可设16组8开8关。

01.jpg

当然我们用不着那么频繁地开关,但一天一次、两次,甚至三次,都没问题的。
比如,我需要每天8点和20点各浇水一次,每次浇水十分钟。
那就把插座送电时间设置成:一组8:00开——8:10关   二组20:00开——20:10关。


图2:在特定的时间里,给潜水泵送电,它就会在规定时间内,向管道里送水了。


02.jpg

此潜水泵功率是370瓦,设计提升高度是16米。


图3:由于是在自家楼顶种菜,相当于在四楼用水。
那自来水是没有二次加压的,一般白天水压都很小。
所以青荷暂时选择使用这个容量160公斤的水缸来储水。



缸小,你得保证在需要的时候,有足够多的水呀,所以就使用了这浮球阀。
下一步可能会购买一个5吨的不锈钢蓄水罐吧,当然是放在底楼院子里咯。
你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,包括潜水泵、浮球阀和储水缸通通都不用,把“常闭电磁阀”接自来水管上就OK了。


03.jpg

某些家庭用的,面积小也可以选择小型的潜水泵,就象青荷买来配“立体种植柱”的这种泵:

107.jpg

70多元,扬程3.8米,如果是几十个平方的种植面积,它的压力就太小了点。

图4是PVC软管,与PE16管带之间的连接。

04_缩小大小.jpg
电线太多在露天不安全,回头把它收短点,上线槽。

104.jpg

采用的是“16螺口直接”。




由PVC软管转换成PE16管带以后,咱把它分为里外两组。

05_缩小大小.jpg

每组又分上二、下二共四路。

06_缩小大小.jpg

这是“一变四”,进入开关之前的线路走向。

下图是四条“16水阀开关”控制的管路,加了“16弯头”,否则会因为主管折弯而断水。

07_缩小大小.jpg
102.jpg

往上行的主管,是连接“雾洒喷头”的。
它主要针对数量比较多的密集植物,或者用于棚内的增湿和降温,
缺点是比较费水。


08_缩小大小.jpg
13.jpg

往下走的PE主管,直接牵到种植盆旁边,
再用“4/7毛管直接”或者“4/7毛管三通”,连接毛管和“滴灌喷头”……

09.jpg
12.jpg

在PE16主管的尽头,阻水一般用堵头或者水阀开关,青荷采用的是折弯法。

10.jpg
11.jpg

检查过后,就开始送水。

新装管道会出现到处冒水现象,
等咱把红色“滴灌喷头”的水量大小调节好以后,就不再乱冒水了。



方便、省力的浇灌方式……你也试试?

欢迎同好交流“回复”,
如果使用“点评”,俺回帖就不方便哦

谢谢




.
12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2 人)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花滿樓 2015-5-26 12:05
非常想做这项工作。感谢。
face-0066.GIF 但是图片都没看到。
引用 zhywhy 2015-5-26 12:07
图还没传上去吧?哈
引用 zhywhy 2015-5-26 12:19
太详细了,做的也很精致,让我这学给排水的也佩服之至,哈!
引用 陌上妖妖 2015-5-26 12:38
好复杂啊,还好我阳台上的不多,就人工浇水,菜园里的每次都蹭邻居的水泵用
引用 yyj2004 2015-5-26 12:46
挺好的,我也想做,我是楼顶一族,每天浇水就要花半个小时以上,就是不知道水泵是不是容易坏呢?
引用 抬头望明月 2015-5-26 13:14
淘宝有卖成套的自动灌溉设备,我关注很久了,应该挺实用的
引用 fd3232 2015-5-26 13:28
水缸要注意长青苔,会堵喷头,,我是用直接连自来水的哪种浇花控制器。
引用 CHENGTUSHENG 2015-5-26 13:33
真土豪了。不敢想啊。我最大的愿望是能把接雨水的塑料水缸换成陶制的。可惜现在都没有卖了。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3:36
zhywhy 发表于 2015-5-26 12:19
太详细了,做的也很精致,让我这学给排水的也佩服之至,哈!

谢谢赞扬。其实这就是一套很简单的给排水系统,让您见笑了。
引用 zhywhy 2015-5-26 13:44
静若青荷 发表于 2015-5-26 13:36
谢谢赞扬。其实这就是一套很简单的给排水系统,让您见笑了。

很专业了做的,特别还用扎带固定捆扎,用自来水还是很费吧?我去年做了个简单滴灌埋地的,感觉都挺费水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3:45
陌上妖妖 发表于 2015-5-26 12:38
好复杂啊,还好我阳台上的不多,就人工浇水,菜园里的每次都蹭邻居的水泵用 ...

小妖妹妹觉得它复杂罢了。你这样想吧,就是套一个用电的水泵,在管子的另头嗤水浇花而已。
如果家中自来水压力够大,直接安装“定时电磁水阀”,连通顶上固定的喷水喷头就行了。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3:50
yyj2004 发表于 2015-5-26 12:46
挺好的,我也想做,我是楼顶一族,每天浇水就要花半个小时以上,就是不知道水泵是不是容易坏呢? ...

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青荷才选择潜水泵,而不是普通抽水机的。
由于它长期在水中放置,接触的氧气不多,所以不容易生锈。
再说了,这东西的配件也很常见,大不了就是线圈问题稍微难一点,其它没啥。
引用 yyj2004 2015-5-26 13:52
静若青荷 发表于 2015-5-26 13:50
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青荷才选择潜水泵,而不是普通抽水机的。
由于它长期在水中放置,接触的氧气不多, ...

多谢指导,看来我也准备弄个潜水泵。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3:59
fd3232 发表于 2015-5-26 13:28
水缸要注意长青苔,会堵喷头,,我是用直接连自来水的哪种浇花控制器。

谢谢朋友的提醒。
青荷目前要做的事情比较多,所以还在“一切从简”,水缸仅仅是权且之计。
不过,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,青苔还是不容易生成,所以现在是用一个缸盖长期罩住的。
如果家庭阳台使用,就可以直接连自来水的浇花控制器。
顶楼确实水压小,感觉现在这样才是“一劳五年逸”的解决办法啊。
谢谢了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4:11
zhywhy 发表于 2015-5-26 13:44
很专业了做的,特别还用扎带固定捆扎,用自来水还是很费吧?我去年做了个简单滴灌埋地的,感觉都挺费水 ...


青荷家中自来水,山里出来没到城里,就很纯净。
自己测了一下,EC值和某夫山泉差不多,而且1.2元/吨。
地下9米也有水,家中压水井出来,重金属比市里自来水的含量要高。
这水种花、洗衣是可以,种菜和进嘴巴的,还得自来水啊。
引用 zhywhy 2015-5-26 14:13
静若青荷 发表于 2015-5-26 14:11
青荷家中自来水,山里出来没到城里,就很纯净。
自己测了一下,EC值和某夫山泉差不多,而且1.2元/吨。
地 ...

很严谨啦!佩服
引用 静若青荷 2015-5-26 14:17
CHENGTUSHENG 发表于 2015-5-26 13:33
真土豪了。不敢想啊。我最大的愿望是能把接雨水的塑料水缸换成陶制的。可惜现在都没有卖了。 ...


花几百元,省不少力,也成了土豪?老乡笑话俺
不过老乡提醒我了,我那从来没用的玻璃钢盆浴缸,就可以拆了去存雨水呀
引用 aznce 2015-5-26 14:25
我的前後院就是用微噴和滴流接自來水, 每天自動淋6次 每次5分鐘, 的確很省事。 還分流了兩條管一條補充鵪鶉飲水桶, 一條補充魚箱
引用 姑婆山风光 2015-5-26 15:20
我在淘宝看好一套,是直接接到自来水龙头的

查看全部评论(145)

社区首页| 家园首页| 群组首页|手机客户端|关于本站|Archiver|手机版|  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QQ

GMT+8, 2016-7-17 02:32 , Processed in 0.10937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 鄂ICP备12012878号

Powered by 都市农夫技术团队 设计:都市农夫设计部 Licensed© 2001-2015

返回顶部